




夏天孩子都喜欢玩水,全国各地的喷泉都陆续开放,很多家长把它当成孩子们的“乐园”,可是看似安全的喷泉却成了隐形的“杀手”……

■ 喷泉是水与电的结合,规范的做法是把电线埋在地下,但为了检修方便,很多喷泉都是将电线长期泡在水里,一旦电线的防水与漏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电击事件一触即发。
■ 一些地方修建喷泉只追求美观,相应的安全措施却不到位,缺乏漏电保护装置等。

■ 现在不少地方引入了旱喷泉,不喷水时可供路人行走,喷水时从喷孔射出水柱。这类喷泉的水柱应在一米高,且水流舒缓,但有些地方加大了旱喷泉的功率,使突然喷出的水柱冲击力巨大,威力类似水炮。

总之,公共场所的景观水池或喷泉不适合戏水。管理方应采取游客须知、警戒线、警示牌、护栏等方式,限制人群进入,并对相关设施做好日常维护和检修。与此同时,家长也应对未成年人尽到监护职责,告诫孩子此处不宜玩耍。







当有儿童触电时,我们在确保身体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快切断电源开关。
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电源开关的话,可以找一个绝缘的物品,在不接触孩子的情况下,把和孩子接触的有电的物品挑开,使他脱离这个电源。
注意:以上是家用220伏电压的处理措施,如果是高压电,我们不能轻易靠近,应通知有关电力部门,关闭电源后再进行现场抢救。
第二步:判断受伤儿童的生命体征
抢救前,通过对孩子的意识和呼吸的判断来检查他是否存在生命体征,我们可以通过掐捏孩子的颌骨或者拍打他的足底,并呼唤孩子来检查他的反应,同时观察他的胸腹部有没有呼吸。
观察5-10秒钟发现这个孩子既没有反应、又没有呼吸动作的话,特别是胸腹部没有起伏的话,就要立刻对他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
第三步:进行心肺复苏术中的胸按压

按压深度在孩子胸壁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按压的频率是每分钟至少100次。按30下后进行人工呼吸。
遇到事故,记得第一时间拨打120,并联系物业等各部门处理。
炎炎夏日
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
让孩子远离危险!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