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数据是什么?
小石头将东西海朝的三年中考进行了对比分析,但我们主要看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情况,其中一个维度大概长这样:
二、按区内排名百分比分析

海淀区:如果你想报考市重点高中,基本上不加分或者加1分然后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对比即可;如果你想报考区重点高中,基本上今年的实际成绩增加2-3分,然后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平行对比即可。
东城区:报考市重点的孩子建议增加2分然后按照去年的对比即可,其他孩子基本可以增加3分然后按照去年的分数线参考即可;
西城区:报考市重点的孩子增加5-6分参考去年分数线即可,报考区重点的孩子增加8-9分参考去年分数线即可。
朝阳区:报考任何学校基本都可以降低10分后参考去年的分数线,因为今年朝阳中考成绩普遍增高,对比去年的一届孩子情况好了很多。

三、按各校区内排名名次分析

1.拿到2017年海淀区各高中分数线。
2.找到这些高中分数线对应的2017年的区内最低名次(实际大于等于录取的最低名次,因为有同分的)。
3.由于高中招生人数比较稳定,所以按照排名寻找2018年中考对应排名的分数,得到“2018预测分线”
4.算出两年差值,得到分数线的预测差值。
这样的数据预测的问题也存在,小石头简单描述下:
①尖端孩子的成绩基本不受题目影响,分差非常小,想考优质高中的增加2-3分报考最靠谱;
②中等孩子分数降低幅度已经达到了10分左右;
③后端的学生分数降低已经超过了20分。足以看出海淀区成绩的“极差”特别大,最高分和最低的孩子能力差异,最好的初中和最差的初中的能力差异巨大。
2.按照排名名次预测的学校分数线其实也是不靠谱的,原因是报志愿存在“大小年”,大量孩子集中报考某个学校的时候,分数线自然提升,所以建议大家结合分数线的分析和区内百分比的分析,进行综合对比,慎重报志愿。
3.按照排名名次报考不是特别靠谱的原因是它会受两年的招生计划的变化的影响,招生计划加上实际报志愿的“大小年”双重作用,就会导致风险性。“东西海朝”的招生计划两年对比发给大家。




东西城和朝阳的录取分数线预测提供给大家:




四、本次中考成绩的一些启示
去年中考就让家长有一种“闹着玩闹哭了”的感觉,今年就直接是“闹疯了”……
不得不说,改革的新中考新得很“皮”……试卷分析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看这里(传送门),我们今天说说成绩:
2.海淀区尖子生受影响最小最小,非常地稳定,可以说两年题目对这部分孩子毫无影响。但海淀区中部和后部的学生受波动特别厉害,其实并不是中等孩子不够努力,也不是大家不够拼,新中考的内容太新,跟平时学校教学的矛盾很大,这些孩子还没有具备足够的能力,很依赖学校,问题就产生了,明年中考的这部分孩子,要抓紧自我调整,靠学校没希望。
4.朝阳区整体成绩提升,不难理解,2015年朝阳区的小升初活动“复苏”,从2012-2015的沉寂变得活跃,而明年朝阳的成绩更加值得期待,极有可能2-3年内超越东城。但突破到海淀和西城的水准,还需要一段时间。
6.过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实在无法测算,如去年的“1+3”走的孩子对这个分数线的影响,比如名额分配和校额到校的影响等,仅做参考,希望大家报考顺利。
来源: 小石头侃升学
上文中没有东城区的预测,东城区预测贴的是西城区的